第一次看到斌,就被他的笑容感染了。
他看着我,圆脸上绽开着笑容,像一盘饱满的向日葵。那是怎样的笑啊,阳光般灿烂,晨露般纯净。半节课过去了,这稚童般的笑容始终盛放在这个高大的少年的脸上。
在接手这个班级之前,我就知道,他是个智障男孩儿,不会说话,爱笑。
不久,他的笑容忽然消失了,涨红了脸,坐在那不安地扭动着。右排的一个男生迅速站起来,拉起他,跟我说,老师,我带他去厕所。又有学生拿来拖布拖地,我才知道他原来憋不住,尿了。
我惊异了,不是因为斌的自理能力这么差,而是自始至终有人帮助他,却没有一个人看笑话。通常情况下,这时班级里应响起哄堂大笑。难道是大家习惯了他的行为?
班主任解答了我的疑问,她说三年前刚入初中时,常常有学生笑话他,欺负他,她多次教育,收效甚微。直到有一天,她含着眼泪说,你们都在长大,可他却永远也长不大,他是你们的弟弟,至少这三年,你们应该保护他。教室里一片静默,学生们似乎一瞬间长大了,之后处处都帮助他,呵护他。
果然如此,我常常看到:课间有男生拉着他去厕所,课后有人领着他去食堂,户外活动时总有学生照顾他。
一日,我路过教室门口,看到斌依旧一脸灿烂的笑,他脚边蹲着一个女生,正给他系鞋带。正午的阳光扑下来,那一刻,我的心里有一种金色的温暖抵达。
下午我走进教室,在黑板上写了“温暖”两个字,笑着说:我喜欢你们班,因为充满了温暖!谈谈你们对“温暖”的理解。
大家众说纷纭,我看到那个为斌系鞋带的女生低着头。她成绩不佳,整天沉默寡言,没有笑脸。
我唤了她的名字,问道:你喜欢自己吗?
她慌乱地站起来,羞赧地摇头。
那我猜猜,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太理想,对吗?
她神色黯然地点点头。
我微笑看着她:老师很喜欢你,知道吗?你中午给斌系鞋带,感动了我。你懂得温暖别人,难能可贵,可你却忘了温暖自己。基础有好坏,才能有高低,任何事只要尽力去做就好,大可不必沉陷在自卑的泥淖里。社会需要各方面人才,东边不亮西边亮,无论何时,都应保持一种温暖的心态。
记住,同学们,你们不可能每个人都学习成绩优异,但一定都可以做一个温暖的人,温暖也是一种珍贵的品质。
不是吗?人活一世,并不都是风和日丽,常有阴云惨雾,有时,多么需要温暖。温暖别人,是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;温暖自己,是量力而行,云淡风轻。
不能暖人者,往往自私、冷漠,无情,乃至暴戾恣睢;不能暖己者,往往忧郁、自卑、厌世、乃至仇视社会。
我始终认为,一个社会缺乏温暖,是教育最大的失败。纵使有无数的高材生、精英、企业家又如何?
国内教育,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第一标准,我无力改变,只想在孩子们的心田再种植一株株温暖。我相信,它们会萌发、滋长,然后长成美丽的蒲公英,在阳光里开放,在和风里远航,它们温暖了瘠山,满树叶绿;温暖了荒野,一坡花开。它们与云同游,与雨嬉戏,与土相依,在快乐中亦温暖了自己。
于人,于己,都做一个温暖的人,世界才会美丽而祥和!